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招办 2018-05-31

莫说亚瑟·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如何地让人叹为观止,燕园本身就是一个天然不造作的文物陈列馆。漫步在小山丘间,林荫道上,星星点点但却古意盎然的文物常常会“路转溪头忽现”,校景亭、华表、石麒麟、石屏风、翻尾石鱼……它们有的出土于燕园,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还是圆明园旧物。几经飘零,辗转至此,拖着一段长长的历史足迹,负着一层厚厚的文化心结。燕园幸何如之,能遇古物;古物幸之甚矣,得托燕园!

翻尾石鱼

在未名湖西岸附近的湖中,有一条白色的石鱼。它造型奇特,身雕鳞状花纹、张口朝天,远远望去,像是将塔影含在口中。如果不是旁边立的一块用以介绍它的汉白玉石碑,你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因为不管是在平静如镜还是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它都显得如此之小。但是其精美的工艺和不平凡的经历使它跻身于未名湖区的重要景观之列——这就是翻尾石鱼。

翻尾石鱼原本是一块未经解剖的璞石,经过巧匠用刀斧精心地磨琢,现在湖中显露出璀烂的光芒。

据史料记载:翻尾石鱼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在圆明园之一的长春园北部,有一组仿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样式设计的建筑,俗称“西洋楼”。这组建筑最西面靠南一点的就是“谐奇趣”。“谐奇趣”建于乾隆十二年,它的前面是一个圆形的大喷水池,周围有雕刻精美的四只羊和十只鹰,嘴里日夜不停地向池中喷水。翻尾石鱼就是这个喷水池里的装饰物,用黄褐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鱼肚宽90厘米,上部鱼嘴宽42厘米,属于西洋石刻艺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圆明园在19世纪后半期惨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焚烧、劫掠,沦为废墟,珍贵文物流失殆尽,翻尾石鱼也被变卖,后来被朗润园的主人载涛买下运到朗润园。根据《平西报》(《燕京新闻》前身)记载,石鱼在朗润园里放置多年。燕京大学1930级学生毕业时,为了表达赤子之心和爱国热情以及对母校的深情,将此石鱼买来送给母校,从此翻尾石鱼就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今天,也许多数人见到它仅仅会把它当做一个艺术品来欣赏。不错,在它身上的确凝聚着先辈们在石刻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可谓巧夺天工。但我们感受人类文明之伟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历史曾经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苦难。在石鱼的背后有酸甜苦辣。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石鱼也惨遭不幸,被悍然推入水中,等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北大加快了校园建设,许多失修的建筑重新得到了修葺和整理。1981年夏天,抽干了湖水,石鱼终于重见天日,遗憾的是石鱼的尾部和嘴部都断掉了。校方想方设法按照原样进行修补,才勉强使这一文物得以保护。

在那个不平静的年代里,一块被刻成鱼形的石头也要经历如此多的曲折,鱼若能言,但是,它一定会一遍遍地向身边的游人复述历史的悲凉。而我们这些有血有肉、能说会想的人,更要替它记住那段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面对现实,开拓未来。

(文/高磊)


未名湖石舫

在未名湖湖心岛的东侧,有一个偌大的永远不沉的石船,俗称“不系舟”,这就是燕园一处著名的景观——“石舫”。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北京的圆明园和颐和园中都有这样一个石舫。未名湖、圆明园和颐和园这三处的石舫在中国近代遭遇了同样的厄运: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颐和园和淑春园也被殃及,三处的石舫均被烧得只剩下了基座。我们今天在颐和园能够看到的那个叫“清晏舫”的石舫,是在1893年由慈禧太后命人重修过的,在船体上仿建起西洋式舱楼,并在船两侧添建了两个西洋火轮船式的机轮。通过“清晏舫”石舫,我们可以想象未名湖石舫当年曾拥有的奢华。

未名湖的石舫不同于圆明园和颐和园石舫的重要一点,是它并非皇家所建。而是乾隆皇帝宠臣、中国历史上的“贪污之王”和珅的遗物。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他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踏上仕途,承袭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车都尉职。到乾隆四十年(1775)被擢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才有了接近皇帝的机会。据说他第一次亲眼见到乾隆皇帝,就以“奏答甚合上意”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开始了飞黄腾达仕途升迁。由护卫擢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嘉勇公,成为乾隆皇帝的心腹宠臣。乾隆对他信任备至,为其长子赐名丰绅殷德,并指为最心爱的小女儿和孝固伦公主之驸马。

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把与圆明园最近的淑春园赏给和珅。和珅便在此大兴土木,把该园周围原来的稻田、水池扩大成湖泊,并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岛亭,建成了一处大的园林风景。园中有一较大的湖泊(即今未名湖),水中有一石舫。石舫乃仿颐和园之“清宴舫”而建,整个与皇家园林毫无二致。该石舫的建造,完全是和珅自己的决定。乾隆二十年(1755),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建造了一个石舫(原是中式舱楼),和珅看后极为羡慕,便在淑春园的未名湖边也仿建了一个。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杀头之罪,和珅胆敢如此,完全是有恃无恐。

乾隆皇帝很看重和珅的理财能力,却不料他也有惊人的敛财本领和野心。乾隆晚年,对和珅更是放任,和珅位列群臣之首,连嘉庆皇帝也不敢动他。直到1799年乾隆皇帝病逝,嘉庆皇帝才得以迅即起用刘墉、朱珪等老臣,将和珅革职抄家,罗列其二十大罪状,“加恩令其自尽”。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从中可见和珅贪污受贿之巨。

在上谕的二十大罪状中,第十三条为“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可见,石舫一类的东西在封建时代也绝非皇家之外的人可以享用,和珅是个例外,也因此获罪。和珅之后,他的花园被嘉庆皇帝赏赐给了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他的儿子因为攀上了皇亲,却可以名正言顺地享用这些“僭侈逾制”之物了。

光绪皇帝的生父醇贤亲王在游览淑春园后曾为石舫赋诗一首:

石    舫

余概模糊辨,轩楹慨劫灰。竟成填海物,不是济川材。

渭水曾推毂,严陵尚钓台。临流一凭吊,蛩语动篙莱。

今天,这个石舫静静地躺在未名湖中,与它周围的诸多景物相映成趣,成为北京大学校园一景。学子和游人们都很喜欢在石舫上面走走,也许是想体会古人在石舫上赏景的感觉,也许是想得到体会一种永不沉默的希望……石舫不仅记载着200多来历史变迁。记载着1799年“贪污之王”和绅的垮台,记载着1860年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记载着百年来燕园的发展。石舫还记载着一届届学子们或快乐或忧伤的故事,记载着他们青春年少时的笑脸,记载着他们豪云壮志的梦想。每年夏天石舫送毕业生时,当“燕园情”唱响时,他们就要走出燕园,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谱写自己的辉煌。

(文/高磊)


日 晷

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艺术博物馆与外文楼之间有一汉白玉日晷。高近3米,由大底座、碑身和日晷组成。碑身从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刻着篆字碑文。东西南北四面的碑文分别为:“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这都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天文、哲学观念。碑身以上为日晷,由底座和晷盘及晷针组成。

这座日晷原位于老北大二院荷花池中央,20世纪80年代后期移放到现赛万提斯像东侧草坪内,1992年园林科在赛克勒博物馆建成后移到此处,并恢复了晷盘与晷针,以期与博物馆在内容、气势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旋律。除晷针受损外,一切完好,与外文楼西南角另外一个赤道式的日晷相比,这个日晷可算历经沧桑而近似完璧了

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仪器。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摆放角度、使用地区的不同,可分成地平式、赤道式、子午式、卯酉式、立晷等多种,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燕园中这座日晷为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式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但晷盘是木制的。后世改用石质晷盘,金属晷针。北京故宫等处保存的都是清代制造的石质赤道式日晷。这种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盘中央穿有一根垂直于盘面的晷针,它的方向指向天北极。赤道式日晷的晷盘平行于地球赤道平面,而晷针则平行于地轴。晷针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等于北京的纬度。

晷盘的盘面两面均有刻度,面向真北方向的盘面上按序列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戎、亥文字的时刻标志,并相应刻有24条刻线,每个时刻文字分两格,代表2小时,即古人通常所谓“一个时辰”了,每1个小格则相应代表1小时,总计24小时。面向真北方向的文字刻度是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排列。面向南方的刻度文字则是按逆时针顺序依次排列的。这种顺、逆时针排列的确定是按人体面向北侧盘面后的站立位置划分的。

由于晷盘两面(南,北)均有刻度,故在观察时刻时是按季节划分为两段,即春分和秋分。规定春分以后看上面,(指盘面朝真北的那面),秋分以后看下面(指朝南的那面)。这是由于在这两个季节以后,太阳近地距离不同,这样就能保证在一年中,盘面上均有充分的阳光照射,以起到钟表作用。日晷起作用的基本条件是有阳光照射,在阴天或雨王时是无效的,在晚上也是看不见时刻的,所以日晷确定时间的有效范围是日出以后至日落之前。就这样,古代人用传统的天文观察知识,比较精确地确定了时间计量。

由于我校各楼均偏西5°49′,如果日晷底座按真北方向定位,则显建筑、甬道是斜的,与整体建筑相比显出异样的音调。为了艺术的和谐,日晷底座便按楼的位置定位。

日晷作为古老的计时器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其计时功能也逐渐不为人所重。到是其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逐渐凸现了出来。燕园里的这座日晷也一样,没有人去利用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只会用一种珍爱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如今它静静的伫立在赛克勒艺术博物馆门前,与博物馆内陈列的物品一起记录着光与影的变迁,迎接着新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来临……

(文/张耀鸿 杨雯宇)


石雕五供及石供桌

在北京大学钟亭小山的东侧有一组石雕五供及石供桌。这组石雕为晚明时期的文物,包括石供桌、香炉、蜡台和宝瓶。石供桌由上枋,束腰、下枋构成,束腰上、下有莲花瓣(八达马)图案。圭脚为云纹图案,美仑美奂。

香炉为双耳三足圆鼎形,上为海山,饰以青竹花纹,下有花卉图案。炉口周圈饰卐字连续图案,炉身有花卉图案。炉底三足圆雕“狻猊”兽头,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香炉上有一圆柱球头,象征香火,俗称“海山”。 所谓“海山”,其实就是香炉上燃点的香火的一种夸张抽象造型表示法。

在香炉的两侧各有一个蜡台,下有底座,绘有灵芝云纹图案。蜡台上雕刻同样夸张的蜡烛,浑圆强壮,似可燃烧万年,香火永嗣,世代永祀。在蜡台的外侧各有一个双耳宝瓶。这是一组保存比较完整和雕造精美的石五供。是陵墓的祭器,用于供奉先人,追思恩泽,是一种思想寄托,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祷。希望社会盛世太平,生活幸福美满,人们健康长寿。可惜蜡台和香炉有部分缺损,但瑕不掩瑜,仍不失其文物和艺术价值。2002年校园方对此处景点进行了整修,在石供桌底部边缘贴了花岗岩。将原有水泥混凝土基础遮掩起来,并在五供处铺设了仿青砖铺装,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便于游人游览观光。至于石雕五供的来源就显得有些扑朔迷离,至今尚无确切史料可考,这无疑是北大校园景观中的一个空白。揭破其出身之神秘,还原其本真,尚有待于博学之士的进一步探讨。

(文/张耀鸿 杨雯宇)



美编:闫凤玲

摄影:光军、何晋、王爱农、姜南、曾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